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亿元,增速8.9%;规上工业产值完成.2亿元,增速10.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亿元,增速9%……在市委市政府精心谋划、顶层设计、高位推动的“四大板块”建设中,肩负创新使命的长春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省市平均水平,率先发展、加速发展,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持续领跑东北区域国家级新区,彰显出新区经济发展的韧劲与潜力。
挂图作战1年开复工项目个
“我们始终围绕‘项目立区,项目为王’这条发展主线,一步一个脚印,坚实而有力地抓项目开复工。”在长春新区发改局每间办公室内,都悬挂着“项目分布图”,上面密密麻麻标记着各项目状态。局长刘锐表示,他们通过“挂图作战”“三张清单”“一项一档”等精细化管理模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去年开复工项目达到个,长城信创制造基地、晰晰创新产业园、华恩生物、桃李食品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北湖创新产业园、中巴跨境电商小镇也是日新月异,蓝浦浩业二期厂房已开始调试设备。医药产业项目过去一年呈现高速增长状态,金赛药业、百克生物、迪瑞医疗、圣博玛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引领完善了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链条,并在新区涵养的产业生态中不断扩大优势。金赛药业加快生产设施及工艺改进步伐,总投资13亿元开发建设了生长激素二期项目;百克生物独家生产的首个国产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已经开始接种。?
云端签约新引进优质项目62个
云享会议、云端签约……面对疫情,长春新区积极探索线上洽谈、云端签约等新模式,全年开展线上线下招商活动余次,新引进总投资亿元优质产业项目个,总投资30亿元的红星爱琴海主题购物公园商业街、总投资23亿元的上海瑞宙疫苗生产基地、总投资15亿元的卓谊生物疫苗、总投资5亿元的北湖航空科技博览园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签约落位。新区涌现出的新业态、新模式,看似“应急之举”,实则是新区快速反应的具体体现,其背后是新区采取领导包保、专班推进、优化环境、抓实服务的制度支撑。
在签约一批、建设推进一批的同时,新区积极谋划包装一批。聚焦“十个围绕”、新基建“工程”,谋划储备总投资超亿元项目个,抢抓专项债机遇,谋划包装总投资近亿元的专项债项目52个,已发行项目20个,总投资亿元,确保实体经济当前有活力、未来有潜力。
疫情之下,新区创新的“看家本领”不仅没有失色,反而更加明晰,强大的内生动力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作用——
“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正式对外发布国家区域创新中心核心区规划,打造全国知名的“知识产权生态小镇”,全区各类孵化载体发展到44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家、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家,奥来德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实现全省科创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吉大正元在深圳主板上市,中邦环境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
换道超车改革为发展破障提速
项目审批,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在吉林省中实环保创新产业园,一些大型检验检测设备陆续进厂调试。作为北湖科技开发区第一块“标准地”项目,这里因为走了“标准地”流程,项目前期开工手续的办理时间由原来的4个月缩短至40天,让企业不仅抢出一年好工期,还节省了多万元维护成本。
让服务成为竞争力,用改革思维破解发展难题,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企业。去年年初以来,新区主动作为,以超常规的办法、不寻常的力度,不断激发内生动力,赢得新的发展优势。眼下,新区又出台一系列惠企扶企政策,推出一系列超常规举措。换道超车,以长春高新区为试点,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公司化运作”方向,推进“管委会+公司+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打破体制机制障碍,为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形成了新区特色的营商文化。?
来源:长春日报
长春发布编辑:刘碧滢
责编:陈思秀
监制:董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