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小小中国结,浓浓中华情
原载于《农村青年》年第1期
文/孙博妍
“这款中国结的主体是双钱结,它的图案是我在一座有着多年历史的古城地砖上发现的……”对于徐晓雪来说,与中国结“结缘”的人生注定别具意义。身处中国东北部城市长春一隅的她,通过一件件小小的中国结,向外传播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徐晓雪制作中国结
徐晓雪曾经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年,她为了打发时间,随婆婆学习编织传统中国结,未想拿起这根绳后就再没放下。
徐晓雪痴迷研究绳结新技法。据其统计,由她设计的手绳、项链、挂饰等样式不同的中国结已有余款。在长春市政府发布的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上,徐晓雪致力发展的“徐氏中国结”名列其中。
在徐晓雪的工作室里,有的中国结展现了人参、鹿茸、乌拉草等吉林地域特产形象,有的富含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的则编出了中国南方地区城市及地标建筑的风貌……
徐晓雪展示京剧系列中国结
徐晓雪介绍,传统的中国结比较大,除了过年时拿出来陈列便想不到其他用途了。而自己改良过的中国结较为小巧,便于佩戴,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我经常会通过查阅古籍、走访博物馆和外出旅游来寻找灵感,历史知识、地域文化都是我创作的源泉。”
巧思与文化的结合,让徐晓雪凭借小小绳结获得了不菲的收入。然而,她也从未忘记自己是一门文化的传播者。“用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展示中国文化,这也是非遗传承人的初心吧。”徐晓雪称,尤其在参加一些中外交流活动时,经常有海外人士拿着中国结问其寓意。
在国外生活多年的陈晨是徐晓雪的粉丝之一,她通过朋友介绍开始向徐晓雪学习编织中国结。“中国文化在当地很受欢迎,我会编一些灯笼等含有中国元素的作品送给他们。”陈晨还表示,自己学习编织中国结,除了陶冶情操,还想教孩子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为了让隔着千山万水的学生们得到自己的“真传”,徐晓雪把多年积累的经验整理成视频资料供大家学习。“从基本结到变化结再到组合结,每一种方法我都会录成视频。他们学习后,我们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