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学期初教材教法线

年8月18日,长春市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学期初教材、教法线上研修活动顺利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扎实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的使用,提升全市历史教师的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力、研究力、实践力,落实大概念、大单元教学,全面推进高中教育改革创新和推进高三备考复习。此次活动由长春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侯晓东老师主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宋超凡老师、长春市第二中学隋晶老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于敏老师主讲,长春市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考试评价委员会成员、各学校教师四百余人参加活动。宋超凡老师作了题为《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的探索》的专题报告。宋超凡老师认为要根据课标要求,以大概念为核心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建构课时间、课时与单元间、单元与单元间的逻辑联系,使零散的知识结构化,是解决纲要内容繁杂与课时有限这对矛盾的主要方法。教师备课应该基于学科大概念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层面自上而下的建构教材、单元、课时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以素养提升为目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单元教学为单位,把握课魂,确定课堂教学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整合和取舍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隋晶老师作了题为《基于大概念的选择性必修教学探讨》的专题讲座,从高中历史课程结构、大概念教学初步设想和学习政治史的必要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隋老师梳理了历史课程的宏观结构,重点介绍了选择性必修课程的重要性。随后,隋老师以选择性必修1的第一单元为例,详细说明了教学的初步设想,即按照六个步骤逐层深入的展开教学,教学设计从大概念到具体知识,而教学过程是从具体知识回落到核心概念,教学要建构知识体系,更要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最后隋老师结合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及新课改区的高考考核内容,直观体现了学好政治史内容的重要性。于敏老师从“探新思变,知常求变,融通达变”三个方面阐释了对年高考复习备考的思考。在讲座中,于老师以年高考试题分析为切入口,提炼出“两卷合一、紧扣能力、创新开放、考育协同”的命题特点。强调在“三新”背景下,教师应具备方向意识、改革意识,知常求变。在此基础上,于老师深度剖析了新的背景下一轮复习的新特点,指出从性质、深浅、目标三个维度进行再定位,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复习备考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最后,于老师针对一轮复习中的关键问题,提出“强基——建构——增效”三个实践路向,并以针对性教学实施案例进行了具体说明。整个讲座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极强的操作性,为备战年高考提供了有益示范。此外,全体教师还收看了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傅兴春副院长题为《高考命题分析和高三复习教学建议》的讲座,傅院长在分析了全学科年高考命题方向的基础上,希望全体师生能创新工作思路,要有新的角度、新的思维、新的方式,要积极开展“新鲜教学”,避免学生学习倦怠,适时用考试的形式摸排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考促学,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要牢牢把握高考的方向标,教学要精准,方法要得当。全体教师还收看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尤浩任老师在去年教研组长培训中关于新教材教学《明确范围,合理规划》的视频讲座。尤浩任老师结合自身最近的培训和学习经历对自己当下的一些认识作了经验和分享。他认为,应该对教材进行对比和说明尤其是初高中教材之间的衔接和对比。尤浩任老师还结合备课组的课程资料、授课方案、编选试题等方案进行了一一说解。侯晓东老师以《〈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改进建议》为题,从提高认识、存在问题、改进建议对长春市历史学科新教材教学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他指出统编教材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站稳中国立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成为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他结合目前新教材教学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并对下一步的教学提出了一些改进性的教学建议,帮助老师明确今后新教材教学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主攻方向。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全市高中历史教师一定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推动长春高中历史教研教学乘风破浪、奋勇前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unshizx.com/ccsxs/13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