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引发连锁反应吗

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引发连锁反应吗?

虽然农产品成为推动CPI上升的“主力”,但这类推动作用的持续性有待视察涨价,会引发连锁反应吗?

本钱上升

下游行业面临提价压力

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是不是也带来下游相干行业商品价格的“水长船高”?近日作了调查。

邻近中秋国庆双节,往年此时正是牛奶制品促销正热烈的时候,“买赠”、“捆绑”、“降价”等促销手段层见叠出。但是,今年各种奶品的销售却显得有些冷清。9月13日,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超市看到,一个本地品牌的鲜奶,除销售量较小的脱脂奶有买一赠一的促销外,其他都是按原价销售。其中一种1升装的盒装鲜奶,前一段时间的售价是15.8元,现在已涨到18元。

牛奶业是因农产品涨价而产品本钱增加较多的行业之一。今年以来和液态奶生产相干的原、辅材料价格一路上涨。各地奶企的原奶收购价从每公斤不到3元涨到3.5元以上,白糖价格从年初的3000多元1吨涨到近6000元1吨,另外企业的运输和包装本钱也有所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乳制品厂家通过直接涨价或减少促销活动等方式变相涨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了。

餐饮业是农产品的消费“大户”,本钱与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直接相治疗白癜风医院干,但近期餐饮行业的价格却相对稳定。

在北京朝阳北路大悦城的一家快餐厅里,发现这家店的虾饺每份从16元涨到了18元,不过大多数品种的价格都没有调剂。店门口的告示牌显示,这家店每天还在下午和晚上推出两个特价时段,特价时段里很多品种都有10到30不等的价格优惠。

据了解,大悦城里有数十个餐饮商户,近几个月并没有明显的涨价行动。相反,有的店还在加大优惠的力度。经营着一家面馆的刘经理告知,餐饮业的特点是毛利比较高,但其他各种费用开支也大,原材料的进货本钱只是经营本钱的一部分。现在市场竞争剧烈,生意不那末好做,原材料的价格虽然涨了,但各家店也不会轻易涨价,首先斟酌的还是自己消化,或紧缩其他费用来应对。不过,如果农产品的价格延续上涨,恐怕终究也是要涨价的。“谁也不会做亏本买卖啊。”

与这些有一定范围的餐饮商家相比,小商贩的抗风险能力则要小很多。在居民小区里卖主食的郑师傅说:“我们本来是薄利经营,一个馒头原来就是一毛钱的利。今年面粉、鸡蛋几天一个价,如果还是按原来的价格卖,真是没什么赚头了!”现在,郑师傅做的馒头虽然没涨价,不过个头比之前小了很多。有些老客发现后会不高兴,但解释一下大多也能理解。

产业链传导

价格联动效应逐步显现

不同农产品的价格,或农产品价格与食品价格和CPI之间,其中的联动效应早已引发人们的关注。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CPI同比上涨为3.5,再创年内新高,而新涨价因素主要是部份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8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5,环比上涨2,其中,食粮同比上涨12,蔬菜同比上涨19.2,肉禽和水果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这再次表明,在CPI计算的权重超过3成的食品类价格,对CPI走势的影响“举足轻重”。

中信证券行业研究员毛长青说,从历史上看,食品作为CPI消费品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波动终究会反应到CPI指标上,并进一步向社会各部门传递,增进更加广泛的物价上涨。数据分析表明,我国CPI走势与食品价格走势的相干程度较高。

在各种农产品中,食粮对食品价格的影响尤其明显。食粮是食品生产链的源头,是食品饮料、饲料加工的重要原料。因此,粮价上涨不但会直接增加居民食品消费支出,还会通过产业链的传导,提高食品饮料加工业的生产成本,或通过饲料业本钱的上升,提高肉禽蛋奶水产类产品价格,并带动水果蔬菜价格上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分析,农产品价格具有较强的传导、放大效应。如我国食粮消费具有口粮直接消费比例大、替换弹性小等特点,大多数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对粮食价格依然十分敏感,承受能力比较脆弱。这就意味着,一种食粮产品价格上涨,有可能构成对全部农产品市场的不稳定预期,带动其他农产品价格在短期内全面上涨。据研究,玉米价格每上涨10,就会使猪肉价格上涨5.3。大豆价格每上涨10,猪肉价格就上涨7.8。

不仅如此,随着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国际化,国内外市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场的联系也日趋紧密。从今年的情况看,多个国家遭受食粮减产,俄罗斯小麦减产4成以上,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致使国际粮价普遍大涨。对我国而言,由于豆油的消费主要靠进口大豆与豆油,国际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就直接影响到国内食用油的价格。

农产品推动

是不是已成为“强弩之末”

虽然农产品前期成为推动CPI上升的“主力”,但这类推动作用是不是会延续或已是“强弩之末”,还有待视察。

就农产品本身的价格波动而言,今年以来增进上涨的因素正逐渐减弱。专家分析,当前我国食粮储备水平很高,对粮价的调理能力强,而且今年粮食产量仍然不错,供求关系稳定,粮价没有延续大幅上涨的基础。而蔬菜的生长周期很短,灾害过后菜价很快也会稳定。

毛长青认为,从食粮的价格构成机制看,本钱与资源天赋决定长时间走势,中期以市场自我调理为主,但国家主导了食粮供给与收购市场。目前,在政策保障和国家对食粮的实际控制力上,都到达历史最好状态。以小麦为例,我国小麦单产水平和种植面积均处于世界前列,从2003年至今连年增产,国家总收储量到达产量的40以上。由于库存食粮比较充裕,国储拍卖一直是国内市场的主要粮源,这保证了国家对包括小麦在内的粮油产品的控制力。

季节性因素也是影响农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对猪肉市场而言,生猪价格一般都在春节后开始下跌,至6、7月份受天气酷热、消费量减少等因素影响,价格跌至年内低点,随后开始回升,并在中秋、国庆前后出现一年的高位,节后价格理性回落,并保持至年末。

另外,随着GDP的增长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农产品价格与CPI的正相干关系也将逐渐减弱。分析显示,食品占CPI比例正在以每一年大约0.4个百分点的速度下落。而随着居民口粮消费逐年下落,饲料工业及食品饮料加工业用粮比例增长较快,食粮对CPI的影响力也在逐年下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unshizx.com/ccsmj/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