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苹果的下坠砸出了万有引力,一顿早餐能引出什么革命呢?有点夸大其词,但是,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一次思想风暴的撞击,没有事先酝酿,没有事先征兆,就这么一顿早餐间不期而至。
话说事件的起始己无从细细详述,就是很平常的早餐闲聊,大概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吧。边吃边聊着,你一句我一句的,不知不觉中话题就谈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就导致了一场省本课程的思考和萌发。施琼英老师说到:这次《椰子》同题异构课中很遗憾没有国画与摄影形式的出现,摄影已经纳入美术的范围了,书法也是。对了,书法能表现《椰子》吗?众人纷纷说国画和书法都是国粹,应该传承。一直想用国画形式上《椰子》课而又胆怯的赵晋雄老师说:”经过观摩这十节课,我也有了想法,我一定要试一试,上一节国画课。”至于书法,有人说软笔和硬笔都是我们的传统,遭到反驳,说硬笔其实是源于西方的鸡毛笔,传到中国后结合中国文字才产生各种硬笔字体。这些字体大多也是建立在软笔的基础上的。只不过,硬笔的书写与软笔的书写方式不一样。但是受到硬笔书写的影响,现在毛笔的书写不够规范了。赵晋雄老师接着说:”对,老祖宗传下的东西不能丢,关于书写也是有讲究的。”黄林老师:左大为天,写字时也应遵循“左灯右砚”。陈颜娇老师:家里兄弟分家时,房子也是按左大右小来安排的。秦开智老师说:书写上有不同,古人写字是从右往左写的,而现代人写字是从左往右的。赵晋雄老师说:这个问题有点像贴春联,有很多人贴反,贴错,左右上下对联弄反,我们只要看看故宫、一些寺庙、祠堂的对联,就知道其实贴春联也有学问。可是很多人都分不清上联下联,也不知道左右的区分。施琼英老师:诶,这不就是个课题吗?赵老师你可以研究这个问题呀。归根结底是教育的问题,就是学校没有普及这些传统文化,导致我们一知半解。那么,出现现代人对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文化习俗越来越不了解、不懂、一味追崇西方文化的现象,我们作为老师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我们美术老师怎么去发扬和传承?
赵晋雄老师越发受到启发,继续谈起对联的贴法。大致意思如下:1、背对大门,此时左为上联,右为下联。2、面对大门,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叫天人合一了吧。这要从古时候崇尚的方位说起。中国古代多以“左”为尊,为大位。所以上联在“左”边。古人的竹简、圣旨、诗词等等,从载体的方向看都是从左到右的,也反映了古人朴素的尊卑、哲学和道德观念和思想。1、联尾是仄声的为上联,一般为三四声,比如“新年纳余庆”;2、联尾为平声的是下联,一般是一二声,比如“佳节号长春”。抑扬顿挫,自己体会。因为古人很注意韵律、语感的!1、面对大门。2、如果横联是从左向右的现代写法。对联也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3、如果横联是从右向左的写法,对联也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谈到美术教师的状况,施琼英老师:其实不怪美术老师都一心专注绘画专业,因为国家在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本来就方向不太对头的。比如我中师时是带着画家梦来,而不是带着教育家梦的,学校的课程也主要是按照培养画家的模式进行的,前两年大量的基础奠基,对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法的讲授也比较泛,导致绝大部分师范生并没有形成明显的教育观。现在我们在培训教师时,就应该把方向确定为培养优秀教师,加强教育发展观念的引领,使老师们更加专注在教学上,更加专心做教研。最后,施琼英老师呼吁:我们来作海南本土的系列课程的开发吧,先按照咱们工作室伙伴的分布分定安块、儋州块、屯昌块、陵水块和海口块,分别大量收集图片,提出问题,为下一步研究做好准备。这次我们已经着手《椰子》的课例实验,这个课程要呈现系列化,第一课就是欣赏(鉴赏)课,主要讲海南椰子文化,然后分各种表现形式,教授系列美术表现技法。之后再逐一开发海南地域文化的美术课程,形成的本土美术课程就不再是校本课程而是省本课程了。感兴趣的老师下一步可以考虑研究《海南对联文化》。本次“早餐会议”参与研讨的伙伴有:施琼英、黄林、曾春燕、赵晋雄、秦开智、陈萍、朱惠和陈颜娇等八位老师,有施琼英卓越教师工作室成员、有施琼英助推站成员、也有定安县老师。
至此,省本美术系列课程在《椰子》课程萌芽时一并萌发了。值得期待!而我,在如此有意义的会议上是做为一个手忙脚乱的记录员出现的,小伙伴们,海南省施琼英中学美术卓越教师工作室要做一番非常有意义的事,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也热忱欢迎广大海南美术老师加入我们的研究行列。下图就是省本课程萌生的第一会议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多少钱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那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