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觉,不论你去到全国哪个城市,都会遇到一群东北人
以我为例,上大学的时候,在北京念书,几乎每个宿舍都有1-2个来自东北的同学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一个可能是全国和东北距离最远的省会城市南宁,最好的闺蜜嫁给了东北人
去海南三亚或者北海这样的海滨城市旅游,来接我的出租车司机,还是东北人
最近去了趟浙江的县城义乌,接待我的楼盘营销经理,依然还是东北人
从北到南,从一线城市到小县城,从省会到旅游城市,给人一种错觉:东北人不在东北,而在祖国的大江南北
东北人集体离开家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1、先来看最近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黑龙江省十年内流失约万人口、吉林省十年流失约万人口、辽宁省十年失去了万人口,东三省十年内约失去了约万人口...
万,这是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要知道,我国如今人口超过万的城市,也不到十个,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等等...
也就是说,十年内离开东北的这万人,可以组成一个独立的超大城市。其中,人口流失最严重的非黑龙江莫属,万的人口流出,相当于搬空了杭州一个市
2、东北人口流失的原因,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对于东北地区人口的减少,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回应称,受到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口生育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环境原因:东北在我国处于高纬度地区,冬季相对漫长且寒冷,一些东北人口向比较温暖的南方迁移流动,比如三亚、海口、北海等南方海滨城市
此外,受生育观念、生育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是执行计划生育最彻底的一个城市,男女比例失衡全国首位
女多男少,男丁出走,老龄化正在严重侵蚀东北导致生育率下跌,东北三省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增速在-年均转负,黑龙江的小学生数增速更为全国倒数第一
恶性循环都是环环相扣的,东北人口出走的背后,要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口大迁移——闯关东,开始说起
据相关统计,整个闯关东过程当中,前后大约有超过万移民,通过这种方式从关内迁移到东北来生活
年,东北的重工业养活了整个国家,全国88%的生铁、93%的钢材、93.3%的电和95%的机械,全都出自东北,这是东北工业的实力
黑龙江单单一个省,30年的时间共运往全国煤炭3亿吨、木材2.69亿立方、原油7.25亿吨、粮食万吨
以鹤岗为例,每年产煤多万吨,直接造就了多万个工作岗位,也因此建立了鹤岗市政府,让鹤岗变成了城市
而东北的隐患就藏在这里,当东北的这些城市,开始走上衰退式发展的时候,直接导致了国企下岗潮
国企下岗影响最严重的地方,就是东北三省
年,企业职工下岗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最高的省份是辽宁省,为14.2%,黑龙江省,为13.8%,吉林省也高达10.3%,在全国处第七位
截止年,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万人,占全部职工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
东北的下岗职工趋于全国最悲惨的境地,很多人最后被逼背井离乡求生存,这是东北人口流失的背景,也是宿命
东北失去了人口的背后,是失去了产业,转型升级出现问题,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人跟着钱走
3、这万东北人口都去哪了?
说到当时的国企下岗潮,还有一事儿不得不提,那就是拿着下岗遣散费的东北人,都跑到了海南买了海景房,从寒冷的北方雪国出走,来到温暖的三亚,寻求下半生的温暖生活
所以,你现在到海南旅游,会发现走出机场出租车司机是东北人,旅馆酒店也是东北人,海南甚至还有一个专门为黑龙江人提供境外出入的机构
除了去到沿海城市居住,年轻的东北人也正在全国各大都市圈谋生谋发展,然后定居
去海南只是东北人口外流的一个小小缩影,事实上近年来在全国许多城市,涌入的东北人口都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我们以黑龙江为例,百度提供的春运迁徙热力图来看,大部分东北人正在往东部沿海城市走,到了春节又像候鸟一样的飞回来
没有能力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岗位,就留不住高学历的年轻人,年长春市、吉林市、辽源市、白山市、白城市,24-34岁大学生的净迁移率分达-57.69‰、-.9‰、-.48‰、-.16‰和-.11‰
东北年轻人出走已成定局,往东南方向的大城市去,是他们最主流的选择
标准排名(中国)研究院发布的一项全国大学生毕业统计表明,辽宁大连理工大学有36%的毕业生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就业,大连海事大学则有38%的毕业生做出同样的选择
4、虽然东北人口流失的问题不容回避,这些年对于东北人地图炮网上的声音也非常具有争议
那些深爱着家乡的东北人,为了谋生谋发展,也许是真的回不去了,但是正是离开东北的这万人,可以说为这十年来的全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发挥了个体的力量,
东北人勤劳肯吃苦,去到哪里都可以把那里当作家乡一样,努力奋斗,贡献力量
人口流动是一个表面现象,世界本来就是一家,每个个体都有用脚投票的权利,只是更多东北人选择了改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