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福地观音山村

观音山村

观音山村概况

观音山村位于玉湖镇西南部,距离镇政府5公里,面积8.5平方公里,山地亩,耕地亩。始建于明代中末期,属南迁移民聚居地。据黄氏家传:黄氏宁化公创居丰顺汤坑镇,其裔孙奉为始世祖,三世祖仲英公迁至汤西大罗村,四世祖福生公迁入观音山,驻地人称黄屋角。观音山村背靠一座小山脉,因小山脉正中有一座海拔为米“观音在岽”(地图中另名望天湖岽)为主峰,主峰下的此山村,因山而名为观音山村。

该村落坐落于西南—东北的两条丘陵带,分别为岭下及桥背埔;左边有丘陵带“蜈蚣龙”延伸;右边是“长冈岭龙”逶迤。中间分别是大陇坑、乔坑、大坑三条山涧溪水随行,3公里多汇入人工河“四清沟”向东南拐向东,在潮汕母亲河之一的榕江的中游交汇。因为其地貌像上山蟒蛇,所以在观音山脉上分别有细蛇戈及大蛇戈的山沟。

国道及汕梅高铁从玉湖镇上经过,汕昆线G78玉湖出入口离观音山村只5公里路程。

美丽的神话传说

话说远古时候,东海龙王有一次作客南海观音处,路经莲花山一带,眼见莲花山风景秀丽,却因近时风雨不调而美中不足。龙王本想美化莲花山,还莲花天地灵气,之所以决定,派其孙子浊龙到此地调节风雨。殊不知浊龙甚不争气,尤其是在府中养尊处优,骄惯成性,到此地之后,驻龙窝,挖龙洞,开龙川,闯龙潭,卧龙岽等,河婆好心劝说还被羞辱一番。闹得莲花山民怨沸腾。人们毫无办法,只能上诉天帝。龙王得知此事决定大议灭亲,随即指令龙姑清风公主,带上大小屠龙宝剑奔赴莲花山察情而定。时值元宵佳节,清风公主明察暗访,得到实情。唯见浊龙青面獠牙,张牙舞抓正在调戏民女,顿时气从胆边生,怒从云中降,说时迟那时快,清风公主挥起大小屠龙剑将浊龙屠为几截,并将龙尾丢在白塔;龙身丢在埔寨;龙颈丢在五经富;割下龙头回东海复命去了。

话说南海观音菩萨,一贯大慈大悲,眼见清风公主时而乔装平民,时而挥动宝剑,急忙降到此地(观音山岽)。谁知来迟一步,只能望龙段兴叹,所以民间有“神仙无变”(神仙也没有办法了)的俗语。后人为纪念此神话,随之在叫飞龙岩的地方建了观音堂(现隶属丰顺县埔寨镇)。在观音山村亦建了观音堂,以示敬仰。

还有,现存观音山岽山峰的一侧有一天然石洞名为:贼鼻崆。此山洞不但深不可测,崎形怪状,凡人进不了,而且穿过山脉,有通天之孔,传说是一只大妖怪的地下皇宫。传说杨文广受宋朝皇帝指派,平南闽十八洞。首站来到观音山下,驻下寮岽(而今将军树犹在)。大妖怪不服朝廷命官,竟与之大战三天三夜,最后因功夫不敌,力气不支而溜进山洞――贼鼻崆。杨文广直追至山上,在洞口又守了三天三夜,只见妖怪在洞中休闲自在就是不出来。杨文广无计可施,又因其皇命在身,就在对面“长冈岭”的石崖峭壁上,刻了三支刁刀(后人称之为刁刀石)镇住妖怪。杨文广下了山,唯恐刁刀在失灵,结果将皇帝所赐之玉玺往地上一按,结果玉玺化成大乌石。文革时此石曾经破损,残躯犹存。后人为纪念杨文广除妖将此圣跡称之为“下山”。说也奇怪,后来谁也未再见妖怪了,亦有传说妖怪从洞中通天孔溜走了。杨文广见妖怪消失,请来了大、二、三王爷之神祉,并分别选址建了宫殿,保佑了一方平安。

姓氏、由来

也许是有此传说及圣跡所在。观音山在粤东地区一贯来的名气都很大。

现居村民是以黄姓为主,邱姓并存,古时邱姓是为母舅,所以一直和睦相处,不分彼此。因族谱解放时失落,但村民口头传说及古相片记载,黄氏宗族原由福建邵武迁宁化,由宁化入广东。明末黄氏福生公马氏太由丰顺大罗村迁入观音山。此系隶属南宋宰相黄潜善(九子公)的第四子久盛公的裔孙。有炽昌堂和内外八句诗为证:外八句:骏马堂堂出异乡,任从随地立纲常,身居外境犹吾境,久住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但愿苍天垂保佑,三七男儿总炽昌。内八句的内容是:梅江江上旧华堂,阀阅久传江夏黄,百里华封留政绩,千年汉苑焕文章,绵绵世泽留孙子,赫赫家声自汉唐,一见谱图应起敬,今人远仰昔高阳。为客家语系,由于驻潮乡,成为半山客。

经济现况

年底,观音山村在册人口人。以农业为主,原属典型的薯米之乡,渔米之乡。山泉水养殖家鱼肉嫩味鲜,远近闻名,年10月经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检测为无公害家鱼。现在外出人,华侨人。在饥饿时代,此地温饱条件较佳,原来传统土制陶瓷名气不小,现在停产30多年了。

文化教育

观音山村男青年热烈应征,自古至今凡当勇参军的,立功提升的大有人在,从未有牺牲或夭折的情况,所以作为父母的都特别支持子弟到部队,曾有过一家四个男孩全部都参军出身的。观音山村虽然是农耕兴家,可特别重视文化教育,少年上学读书,长辈情愿饿肚子(勒紧裤头带)给孩子上学。此尚举一贯来蔚然成风,人们以半耕半读,晴耕雨读,日耕夜读等行为,来兑现家训:“百里华封留政绩,千年汉苑焕文章”,所以观音山一贯来书信不求人,无读书也会唱歌本,随便一场古装剧本的角色齐备,所演戏剧均受喜爱和好评。清末知名人士丁日昌在观音山读过小学。

改革开放后,华侨黄就德独资的达能学校(小学),百岁老人黄克恭题对联:“达通中外立中用外方为达中外学湛益达;能用古今稽古通今才是能古今理贯尤能。”侨领黄继芦倡建占地50亩的宁化中学,并题:“宁静藏修期致远,化深造就望登高”的门联。校内有黄练赢校长铸:“成功有径多图径,失败无理少道理”的格言。年,黄启文会长主动设立中小学教育精英奖,一奖十年。后年黄少华乡贤继承中小学教育精英奖。老博士黄叔培上世纪七十年代逝世后,按其遗嘱,将存款平均三等份,分别赠以上海其所在居委小学,博士夫人家乡小学,本家乡小学各得一万三千多元人民币。黄汉标将军年回家探亲捐一万元给达能小学。外出打工的黄明忠,黄克鑫,黄明华,黄少华等捐增给本村中小学设备奖金等都在10万元以上,十万以下者此难著述清楚。

近现代的革命志士、文化名人

黄家仁(-年),革命烈士。大革命初期加入东江工农红军,任游击队小队长,负责观音山一带,开展武装斗争。年因奸人和国民党布陷井被捕,坚贞不屈,于同年农历八月初一日,枪杀进贤门外。牺牲时年仅30岁。

黄叔培(-年),机械工程博士。年赴美留学,先后在“克利佛伦理工大学”,“特来任西理亚理工大学”深造,获得机械工程学位。民国十八年()学成归国,先后担任“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大学”,广西大学教授。建国后,受中央周总理重视,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一级教授,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副院长,吉林工业大学副校长等职,年调任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副所长,并当选为全国历届政协委员和“九三学社”上海分社常务委员。在教育,科研之余,努力于著、译工作,业经公开出版的有《汽车工程》、《载重汽车》二书。

黄天锡(-年),曾留学丹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国民党广东省三青团书记,全国三青团中央委员,中央外事办主任等职。黄汉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委员,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年任“铁拳-”军事演习总指挥,年8月升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年7月晋升为中将。

特色建筑

古祠有:炽昌堂,黄氏宗祠等,现代建筑有:博士第,芦碧楼等,共20多座特色建筑。炽昌堂黄氏宗祠芦碧楼

博士第是黄叔培博士留美期间勤工俭学所得而建成,坐西朝东,系三开间二进建筑风格,建筑面积.3平方米,通观整个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设计精巧,祠堂正面外观,正中为凹斗门楼,门首横额正面阴刻“博士第”三字。前厅美观大方,后座宽敞。正厅面宽美观,大厅宽敞,恢宏大器。整座建筑风格独特,富有地方特色。该祠堂对研究本地近现代传统民居建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博士第

民风民俗

观音山民俗是每年冬至完神,答谢神主为观音菩萨,大、二、三王爷等;逢庚年(逢0)、逢甲年(逢5)隆重祭一世、二世祖公,无论远近男女老少,凡人都勇跃参加。传说是神祉及祖宗旧时为保住观音山寨场纷纷显灵,驱走了争夺寨场的恶人。世人感恩,遂成风俗。

山水福地

大美玉湖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unshizx.com/ccsxs/92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