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
7月27日消息,中国财富管理50人深圳论坛在深圳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金融开放背景下资管行业的机遇与挑战”。HSBCGlobalAssetManagement董事韩槟、MorganStanley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Barclays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常健、MacquarieGroup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胡伟俊、国泰君安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颜色出席高峰论坛七“当前形势下全球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策略”。
以下为以下为对话原文:
主持人-韩槟:
大家下午好!今天这个题目是当前形势下的全球经济发展市场与金融市场策略,目前全球贸易局势也比较紧张,逆全球化思潮也在抬头,地缘政治也有很多噪音,对金融市场也造成了很多的波动,今天我们也非常荣幸邀请到了来自于国内和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各位首席经济学家参与讨论这个话题。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我叫韩,我是来自于汇丰银行资产管理香港的同事,我接下来就请在座的各位嘉宾先介绍一下自己,女士优先,常总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和自己所在的机构,让观众有一个了解。
常健:
谢谢主持人,我叫常健,我—年在香港经管局工作,过去十年都在Barclays负责中国宏观经济的研究,谢谢大家。
颜色:
各位好,我的名字叫颜色,颜色的颜,颜色的色,我现在是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因为方正证券是北大方正的子公司,所以我现在也担任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和经济历史,谢谢大家!
花长春:
谢谢,我叫花长春,来自国泰君安,我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宏观首席,之前年-年在香港野村证券工作,也是看中国经济,在这之前,年—年在香港,跟常总做的也是一个尝试。
胡伟俊:
大家好!我是胡伟俊,我在MacquarieGroup,Macquarie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投资银行,我过去七年在Macquarie负责中国经济。
邢自强:
我叫邢自强,早前的一些工作经历,我曾经参与过另外一家投行的TAA战术资产配置这方面的研究。
主持人-韩槟:
刚才我们也提到了目前全球的经济也有很多的变数,有一些机构也预测有经济下行的风险,想首先请在座的五位大咖简单的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国际经济形式下半年的走势会怎么样?下半年国际经济形势的主要风险会集中在哪方面?请大家简短的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控制一下时间,大概一两分钟,还是从邢总那边开始。
邢自强:
谢谢韩总,一句话总结,我们对全球经济下半年、明年是不看好的,首当其冲是美国经济长达十年的复苏周期即将结束,原本一般从经济规律上每次复苏6-8年,但是由于他的总统在周期尾部采取了一些刺激性的减税,火上浇油强心针的效果逐步消失,目前要面临下行压力。同时也面临全球贸易摩擦,全球化的过程中对企业新型投资,全球经济下半年明年也有放缓的风险,今年上半年全球还是增长3.2左右,到明年2.7,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一句话总结,还是比较严峻的。
常健:
我们巴克莱也是看明年的美国经济是1.6%,从今年的2.2%进一步的回落,我觉得接下来下半年可能有几个看点,一是全球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第一、第二大经济体,我看经济动能在未来几个月会持续走弱。二是主要的央行正式进入减息周期,美联储美国经济学家看今年减息三次,7月、9月、12月,每次25个点,欧洲央行我们也是在未来三个季度,每个季季度要减10个点,中国这边,我觉得跟全球的央行可能略微有点不同,之后再讲。三是贸易摩擦,这一点上基本上是相对偏乐观,达不达成一个协议,我觉得我们可以接下来再讨论。四是英国银行,约翰逊刚刚成为英国的首相,我觉得这里面的看点最主要是他对华的政策,他在刚刚成为首相之后接触凤凰卫视采访就讲到他是“ProChina”的,这一点还是感觉到比较欣慰。
胡伟俊:
现在看中国要看世界,但是看世界要看中国,因为全世界金融微机未来1/3的经济增长是看中国,但是还有2/3的增长是中国之外的,所以看中国之外也离不开世界.我们看到在年、年、年还有这两年都是一样的,中国政策相对比较紧,在中国政策收紧的时候,通常中国政策会选择在全世界经济OK的时候,年世界经济也很OK,去年全球经济也很好,去年美联储加了四次息,但是在每次政策收紧,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下行压力的时候,其实六个月之后欧洲就有问题,十二个月之后美国友问题,你就看到这个关系,中国去影响世界,世界反过来又影响中国,从这个角度来看,前面两位讲的观点我很认同,现在政策性下行还没有到底,我们看年、年,中国经济什么时候到底,取决于政策什么时候进一步宽松。
所以简单的说,我觉得现在还是在下行的过程中,政策也会不断地加码,等加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中国经济会见底,之后全球经济可能也会见底,我倾向于认为如果一定要说现在在周期里面是什么位置的话,我认为我们是在过去十年里面第三个经济放缓,但是我不觉得会衰退,只是在放缓,这个放缓什么时候倒逼政策升级,我是这样的观点。
花长春:
我的看法比前面三位同事更加乐观一些,不能一点差别都没有,我的想法是下半年还会放缓,但是明年没有起稳的迹象,刚才其实几位同事都说了,说得都对,但是问题是目前全球PMI已经回落到美国三年的底部,如果说没有大危机发生发生的话,今年下半年还会有一些压力,但是明年我相信中国经济也会起稳,美国经济可能会有下行压力,但是欧洲经济、中国经济和其他经济体都有起稳的迹象,所以我比较乐观一些。
颜色:
大的观点没有什么差别,时间上稍微有一些出入,我的观点是如果讲明年的话,西方不亮东方亮,但是现在大家都是一个下行的周期之内,全球来说讲两个数据,工业生产1-5月份全球只有2.1,去年同时期是4.2。另外一是绝对贸易,现在数额在下滑,6.9,上半年,这种情况年的时候出现过,贸易萎缩,昨天还是前天刚刚出的全球经济展望里面,再一次小幅下降全球增长预期,所以我觉得如果以发达的经济体来说,非常明显的是在下行。
另外我想补充一点,大家刚才主要是在谈经济,全球风险里面还有一个风险是地缘政治的风险,年-年有很多“黑天鹅”,“黑天鹅”处罚的因素是选举危机,欧洲右翼的增长其实力量比四年之前更强大,另外是伊朗的事情,可能美国国内的评估风险比中国国内的评估风险更大一点。我说东方亮的原因主要是指明年,刚才也提到一点,东方不仅是中国,其他EM的国家,在贸易摩擦当中是受益比较多的,我们看周边一些国家,不管是越南还是马来西亚,甚至包括印度,连韩国、台湾这样的经济体或多或少都受到一些益处。大家刚才说政治的,今年一定会宽松加码,明年我觉得会触底,明年会逐步的慢慢往上走,所以我觉得不用太悲观,这是我的观点,谢谢。
主持人-韩槟:
谢谢各位嘉宾的观点,刚刚胡总有一个观点,全球看中国,中国看全球。我们先请花总以一个中国本土机构的视角谈一下现在全球市场投资策略和未来您看好哪些投资机会?
花长春:
谢谢,刚才在休息室的时候,国际三位大咖“欺负”我们国内的,让我们分析国际的情况,刚才三位国际大咖都是偏悲观一些,我在路演的过程中遇到三种情况,一种是悲观的,全球经济复苏到现在,尤其是美国,有可能会衰退,大家的风险偏好在下降,比如说现在美国的裁员,美国的长期资金正在往无风险区配置,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大家的风险偏好在下降,前几天我在香港碰到一个,也有一小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刚才颜总也说过,明年,或者说接下来一年时间新兴市场里面有一波投资机会,这个实际上跟前面一个观点是相反的,相对来说你看全球经济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资金会向新兴市场跑。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年和现在,年虽然美国货币在下降,美国货币政策在收紧,那时候全球流动性实际上是收缩的过程,同时中国一方面是金融去杠杆,另一方面经济出现明显的放缓,而且给投资者的感觉是蔓延性下行,那是非常糟糕的时候。但是现在往下看,这个时候美国有没有大的失衡,如果没有大的失衡,会不会有大的危机,如果说没有大的危机,就是技术的衰退,就是两三个季度的事情。这时候美国货币政策放松,全球货币宽松,实际上对于整体的宽动性还是偏宽松的,以中国为代表,今年下半年经济还在放缓一些,但是政策不像四季度,我觉得作用会比较强一些,甚至到明年可能还会有一些支持,中国实际上是全球经济增速的1/3,欧洲现在看中国,所以说中国如果说真的起稳,全球流动性宽松,中国起稳,结果就是资金会往新兴市场走。这里面有风险,风险点在什么地方?风险就在于贸易谈判是不是能够像大家预期的一样,或者说能不能进展的更加顺利一些,这是我想大家关心的事情。
我的看法相对比较乐观一些,刚才我说全球经济我没有那么悲观,我举几个例子,刚才颜色也说过全球工业增加值已经回落了很多,大家可以翻一翻数据,把全球PMI和全球工业增加值拎出来,它几乎每隔三年有一个回落,年底、年年初是一波,年年底、年年初是一波,现在又是一波,这一波全球PMI已经到上一轮的底部,前两轮的底部都是差不多,都在49左右,所以换句话说全球经济动能的衰落,如果说没有危机发生,它已经正常的到了底部的阶段,后面有没有动力恢复,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下行空间我个人认为是比较有限的,这是一个。
我再举两个事情,一个事情是尽管年下半年以来全球PMI和工业生产都在放缓,但是全球产能利用率都维持一个比较高的比例,这意味着过去几年当中我们投入比较少,企业压力不是特别大,如果说需求能够起稳,能够带动的话,后面的投资需求能不能起来,还需要看很多条件,金融放松一下,财政能不能起作用。
第二是欧洲经济实际上在这一次回落当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目前PMI已经到了43点多,如果没记错的话,43.5,欧洲整个PMI落地起稳的迹象表明,有三个点在这里,欧洲衰落的三个点,一个是中国放缓;二是英国脱欧的事情,使得整个贸易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三是欧洲在年年中到年的时候,使得它的汽车生产发生了很大的冲击,这个作用一直到现在,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作用正有迹象表明,负面作用正在缓解,明年这个作用减缓的情况下,对于全球经济起稳也是一个贡献。我们虽然现在很难找到一个确定的点找到维持经济增长的需求。接下来有几个关键点在于谈判以及英国脱欧这个事情,英国脱欧能不能变成软脱欧,我个人对这两个是相对偏乐观一点。
我主要说这些。
主持人-韩槟:
不如这样,我们正在中国的视角来看全球,接下来请外资的经济学家站在全球来看中国,胡总,我跟您提一个问题,中国经济在目前这个情况下应该如何应对国际环境的挑战?刚才花总也有提到目前有宏观上的挑战,你能不能站在外资的角度来阐述一下?
胡伟俊:
其实我挺同意他们的看法,我刚刚说了现在就是年、、年,你现在去理解历史,我们现在这个位置,你在一个长的周期里面,中间会弹起来,我相信只要政策不断地加码,中国逐渐会见底,中国逐渐见底以后,全球经济也会见底,这是短期的周期性看法。我觉得现在全球经济处于一个非常特别的环境,其实也很难讲乐观或者悲观,比如说过去十几年全球利率就是很低,而且越来越低,所以最后美联预测的通道,都是错的。这就是我们现在这个环境,过去十年全球央行做的政策说白了就是摧毁大家的储蓄,让大家买资产升值,让有钱人越来越有钱,那就导致了刚才颜色说的民粹主义,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环境。反映到金融市场上,它就摧毁我们所谓的价值投资,你看过去十年是价值投资最黑暗的时候,我不知道在中国,在海外价值投表现非常非常差,为什么呢?就是原来的投资跑不赢成长股,成长股非常贵,但是越来越好,这是另外一个环境。
你看中国市场是什么样的,我觉得中国市场很好,大家虽然对中国市场很悲观,在中国你是跑得赢大势的,在美国你跑不赢的,这跟我们的政策有关系,我们的政策过几年会停下,紧了之后可能又会放松,放松又有一个过程,如果你聪明的话,就给你很多机会。像去年下半年大家都很悲观,去年下半年我看大家茅台都不敢买,因为去年真的很紧,今年上半年政策慢慢开始放松,大家就开始去买那些必需品、白马,但是大家还是不敢跟周期,其实以前都是这样,政策放松大家就会买更加高β的东西。
像那些民营企业、白马股就会跑的很好,所以中国市场投主动管理,它就可以跑赢,因为他们买很少的银行,买很少的国企,他们去买那些白马。所以我想说的是在这个世界上你很难说我悲观或者我乐观一根筋这样,而是说你要去适应这个环境,你要看清楚我处在什么大的周期下面,我处在什么小的周期下面,根据这个调整你自己,我觉得这是是比较好的办法。
主持人-韩槟:
看常总好像有不同的意见,有没有什么补充?
常健:
最近在各种场合各种主题,无论是见大学同学还是朋友,都会互相怼,刚才提到要不断加大政策力度,我觉得听不下去,因为这个节的问题,主持人提到说是在面对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应该怎么做。首先讲一下观点,我觉得不应该一味的通过各种刺激、各种放松,或者是加大放水的力度,加大系统性风险,保持稳定,找到一个短期的结论。如果我们看过去这半年或者过去一年,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我个人觉得我们政府来讲还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虽然我们经常在官媒上看到,好像是一些官方的宣传,但实际上我个人觉得这个确实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如果我们看过去-年政府的目标,我们政府的目标就是所谓三大攻坚战,三大攻坚战,我觉得就不是一个形式上的说法,因为它确实很有必要
第一是重大金融风险,为了避免系统性的风险,因为我们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在跟美国从中长期来看这种相互大国的博弈和一定程度上的对峙会维持很长时间,我们首先肯定要避免系统性风险,这个跟我们不断地加大政策刺激力度其实是矛盾的。
第二讲的是脱贫。
第三讲的是蓝天保卫战。我们看香港的事情,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香港就是在一个全球化的浪潮下全球的贫富差距扩大,非常典型的例子,脱贫攻坚也是减少贫富悬殊,蓝天保卫战是提高全国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所以我觉得一定程度上做好自己的事,保持战略定力,这是确确实实应该做的。
从经济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而不是只是喊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切实做到这一点。去年的时候为什么金融市场、股市包括民间的情绪那么悲观?一个因为当时对大的方向和政策有不确定性,还有一个是民间对国进民退的担忧,所以我们进一步加大保持开放的力度,大家都知道改革从自己壮士断腕是很难的,一定程度上通过外界的倒逼改革,外界来讲一定情况下这种事情有可能发生,这也是下一步我们应该坚持和保持的,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让金融市场和理论上应该是最有活力的民营经济能够到有信心能够留得住。
胡伟俊:
我补充一下,我说的不是政策应该不断加码,我说的是政策会不断加码,这是不一样的,我相信政策制订者也不会听我说的,所以我们只是在判断政策制订者会怎么做,我们过去十年看到了现实,政策被市场,包括美联储,他们被市场、被经济所绑架,我们普通人被政策所绑架,我觉得这就是现实。
主持人-韩槟:
我们也看到了其实今年以来有很多新的政策出来,刚才常总也讲到了应该加大开放的力度,你觉得现在开放的力度怎么样呢?或者说下半年会不会有其他的政策继续推出来,很明显胡总认为会有,我们可不可以探讨一下到底会不会有,或者说应不应该有,还需要什么,可不可以在这个角度再挖掘一下?
胡伟俊:
我觉得是两方面,你说两个方面,你说开放的政策,也会有,但是我觉得我们讨论更多的是一个经济周期的问题,我觉得这一轮经济周期下来,跟开不开放、跟贸易关系不大,但是这一轮经济下来,就是因为中国经济在收紧政策,我刚才说去年中国出口10个点增速,今年0增长,你看年中国出口业和年的差距,所以我说现在是一个非常周期的因素。但是你说开放,我觉得这个还是会往前走,但是你说已经足够高,我觉得肯定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地方。
常健:
因为今天这个主题,大的北京也是进一步的金融服务业的开放,无论从央行最近公布的一些政策,都已经讲的比较多,但是肯定前途是开放的,过程是曲折的,从政策当局,尤其是目前监管当局的意愿来看,因为市场和民营经济、民营企业也是非常密切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