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长春市提出这个倡议事关每个家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识然而围桌共食、不用公筷的就餐方式也在危及人民的健康给病毒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公开报道资料显示早在十多年前钟南山院士就呼吁过在家庭中也要使用公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向公众详解家庭卫生消毒重点时也强调家庭用餐应使用公筷

近日

长春市文明办

长春日报社

长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吉林省饮食文化研究会

联合倡议

长春市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

长春市民朋友们: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正经历一场全民皆兵的阻击战。与此同时,传统进餐饮食习惯的弊端也给我们以警醒—全国各地的多起确诊病例与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有关,我们日常的合餐制、我们习惯了的筷来箸往,让病毒的传播有了可乘之机。

  

小餐桌,既有大文明,更有大健康。为大力倡导健康用餐、文明用餐的良好风尚,用公筷“夹”出餐桌上的文明,长春市文明办、长春日报社、长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吉林省饮食文化研究会联合倡议:

  

提倡市民养成“公私”分明的就餐习惯。尽量分餐,无法分餐时夹菜盛汤用公筷公勺,取菜不挑不拣,筷子不当牙签,避免交叉传染;就餐时主动索要公筷公勺,以实际行动向身边亲友宣传使用公筷公勺的好处,带动更多人树立起文明卫生的安全用餐意识。

  

提倡酒店餐厅、食堂设置“公筷公勺架”。尽量“一菜一筷,一汤一勺”,使公筷公勺成为餐桌上的“常客”。餐饮单位制定配套服务规范,提醒、引导公众使用公筷公勺,共同打造用餐有礼的文明窗口。

  

市民朋友们,使用公筷公勺不是矫情,而是文明和卫生,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更彰显社会责任。公筷公勺、举手之劳,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参加“公筷公勺行动”,勠力同心战胜疫情,并在未来的日子,培养更健康的用餐习惯,营造“舌尖上的文明”!

如何做到,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家吃饭时:

1、固定餐具:每家庭成员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外形或颜色上容易辨别。2、践行分餐:把做好的饭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员的盘子、碗里面,大家只是围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饭。3、公筷公勺:不能分餐,每个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饭,在每个菜盘、盆、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个人都用公勺公筷夹、盛食物。4、儿童喂养:鼓励孩子尽早独立进食。对不能进食的婴幼儿,家长或监护人一定用适当的方式感觉孩子食物的温度,严格禁止用嘴尝试孩子食物、帮助孩子咀嚼食物、口对口喂食孩子、与孩子公用餐具等做法。二、餐馆就餐时:1、提倡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把餐馆的餐具作为公筷公勺。2、使用餐馆的餐具,主动要求在每个菜盘、盆、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配备公筷公勺。

针对不同消费场景采取相应公筷制

建议餐饮门店配备与私用餐具有相对识别性的公筷公勺,便于消费者根据颜色、长短、形状或材质等直观性地区分。

有条件的餐饮企业可委托定制带有“公”字标示的专用公筷公勺;

为避免公筷公勺直接接触餐桌,餐厅应尽量配置专用公筷公勺架,以消费者识别、取用为优;

严格做好公筷公勺的清洗、消毒等工作;

设置公筷公勺专用存放区域,如公筷公勺消毒柜、公筷公勺自取盒、公筷公勺专用抽屉等,方便员工和消费者识别取用。

比如针对火锅或必须在餐桌熟制的菜品,餐厅应提供与私筷、常规公筷具有区分度的“生料专用公筷”;针对自助餐厅或消费者自行取餐的食堂场景,应配置与菜品对应的、便于取用的公筷公勺,并尽量配置单独摆放公筷公勺的托盘或托架。

从现在开始,从你我开始

希望“公筷意识”能深入人心

让“分餐进食”成为文明餐桌的标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unshizx.com/ccszy/14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