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研究报告投资要点:
国内第三方诊断尚处成长初期,发展空间巨大
第三方诊断是医疗资源集约化的产物,具备成本优势和专业化优势。目前我国尚处成长初期,市场呈寡头竞争格局,前四大龙头金域检测、艾迪康、迪安诊断和达安基因合计约占半数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市场集中度相对国外仍然较低。我国ICL市场渗透率仅4-5%左右,市场规模约00亿,而美欧日分别达8%、50%、67%,国内独立实验室市场渗透率较低。预计00年有望达0%,市场规模有望超00亿元。长期来看,参考国外情况,假设国内市场渗透率达0%,则理论市场空间将超亿元,成长空间巨大。
与美国成熟市场相比,我国ICL商业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一方面需要深入挖掘客户价值,医院的配合程度和外包意愿,扩大检验项目合作范围;另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发展高端检测服务。
驱动因素分析:技术进步和医改政策为我国ICL带来发展机遇
诊断技术日新月异,新检测项目促进ICL行业进一步扩容。目前,国内独立实验室检验项目已达多项,而国外成熟的独立实验室可以达到项以上。因此,从检验项目的数量来看,国内ICL企业还有至少一倍的成长空间。政策方面,医保控费压力逐步从药费向检查费蔓延,目前大型设备检查费用如CT、磁共振以及其他价格较高的检查费用平均价格降幅达0%以上,未来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分级诊疗要求提高基层诊疗水平,第三方诊断有助降本增效,基层医疗机构外包意愿强烈,目前外包率达0%左右。第三方诊断机构有望受益医保控费和分级诊疗的政策趋势。
关键因素分析: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医院检验外包率,促进ICL市场扩容目前我国的医保支付制度以后付制按项目收费为主(供方诱导),医院(检查收入占比达90%以上)的检验外包积极性,导致ICL市场渗透率较低,估计外包率仅-%。当前我国正逐步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从按项目付费向以按病种付费为主,辅以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总额预付等复合型付费方式逼迫医疗机构降本增效将检验外包。包括广东、福建、山东、四川、山西、甘肃等地已开展按病种付费改革,基本上要求06年底实行按病种付费病种不少于00个,超过70%的统筹地区开展按病种付费,改革力度逐步加大,利好第三方诊断市场。
投资策略和建议:鍝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鍖椾含鏈夋不鐤楃櫧鐧滈鐨勫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