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m.39.net/pf/a_4580328.html
社保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重要,有很多人离职后,由于没有新公司续缴,面临社保断缴的危险。于是市场上出现了这样一门生意——社保挂靠。但其实,社保挂靠隐藏着诸多风险,而且还不合法。
社保挂靠有风险
通过“挂靠”单位缴纳社保,除了要自己承担全部社保费用,还需向“挂靠”单位支付一笔“挂靠费”。钱是多交了,但因与单位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如果“挂靠”单位卷款跑路了,更是财利两空。
社保挂靠不合法
《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才能通过单位缴纳社会保险。如果双方没有建立劳动合同关系,只是通过挂靠代理公司来缴纳社保,是违法的。
骗保情节严重要入刑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行为。
骗保案例
年3月,张某伙同管某在明知张某没有工作的情况下,为骗取生育保险金,找到长春市枫叶公司法人代表孙某,向其提供个人信息、缴纳元钱通过挂靠方式让枫叶公司缴纳社保。
再由枫叶公司的孙某虚构用工关系,以其公司职工的名义替张某缴纳11个月的社会保险金.75元。以此方式共同骗取长春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划拨给张某的生育津贴.00元(张某、管某分得.00元),且张某在生产后出院结算时获得了长春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划拨的围产期保健及入院费用人民币.80元。后检察机关对涉案人员提起了公诉。
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管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且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判处诈骗罪。
七种常见骗保行为
(一)瞒报、漏报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人数,或者以发放补贴、签订协议等形式拒不履行社会保险登记、缴费义务;
(二)通过虚构劳动关系、伪造证明材料等方式获取社会保险参保和缴费资格;
(三)伪造、变造个人档案材料、身份证明、病历资料、鉴定意见、支付凭证、信息数据等,骗取社会保险待遇;
(四)违反规定重复领取社会保险待遇;
(五)冒用他人身份和社会保险证明骗取社会保险待遇;
(六)出借本人社会保险证件协助他人或者单位骗取社会保险待遇;
(七)隐瞒丧失领取条件的事实,领取社会保险待遇。
灵活就业人员如何缴纳社保
灵活就业主要是不存在所谓的雇佣关系,比如个体工商户就属于典型的灵活就业。电商、网络直播带货也属于灵活就业。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保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国家对他们也有灵活的社保缴纳方式。
以长沙为例,参保养老保险,可以在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至%之间,自主选择申报缴费工资基数。参保医疗保险,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自行决定。
▌内容来源:网络整合
本文内容仅用于法治宣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