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ldquo文化和自然遗产日r

如何确定白癜风病因 http://m.39.net/pf/a_4658776.html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丰厚滋养。

6月12日,年长春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长春市巴蜀映巷商街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长春市群众艺术馆(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启动仪式演出精选了来自长春市的优秀非遗表演团队,为观众呈现评剧、东北大鼓、古琴演奏等精彩节目,让市民真切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据悉,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长春市都要举办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纪念遗产日,如非遗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和进广场等,通过非遗展览、展示、传承、讲座和授徒等活动,有力推进长春市非遗传承、保护工作。

除了启动仪式上的精彩演出外,在长春市巴蜀映巷商街还汇集了30多个非遗项目进行展示,还有15个展览馆开放,让市民群众能够与传承人交流互动,了解更多非遗背后的故事。

活动时间:年6月12日——6月14日

活动地点:新城大街与天富路交汇巴蜀映巷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非遗传承人带来了哪些精美展品了吧。下面就同小编一起去现场逛逛吧!

徐氏中国结:

传统编绳技术加入吉林元素,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爱上吉林!

徐氏中国结于年被评为长春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晓雪作为第四代传承人,不仅从婆婆那里学到了精湛的编绳手艺,还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并加以改进,将传统的编绳手艺融入独具特色的吉林元素,编织出件件代表吉林地域文化的手工艺品。

(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徐氏中国结第四代传承人徐晓雪)

长白山黑陶:在火与土的锻炼中大放异彩

经过非遗匠人揉泥、拉型、雕刻、抛光等十几道工序,吉林白山的黏土变成薄如纸、黑如漆、亮如镜、硬如瓷的黑陶制品。为了让更多市民了解这项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在长春市巴蜀映巷内还设立了陶艺体验区,市民游客可以前往二楼亲手设计并制作陶艺。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黑陶传承人孙吉春的学生姜媛)

李氏满族刺绣:精美刺绣制成实用物件让民族文化历久弥新

作为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满族刺绣第五代传承人的李玉兰虽已年过半百,但由于对刺绣的酷爱使她坚持每天刺绣,阅读与满族文化相关的书籍,寻找更多的创作灵感。刺绣香囊,绣花枕套,精致钟表等物品既保留了传统的刺绣工艺也融入了现代化元素,美观与实用性兼具的小物件备受市民喜爱。

除了上述项目外,街区内还设有30多个非遗项目,等待市民游客前去参观了解!

据悉,为了更好地宣传展示非遗保护工作成果,推介长春市优秀地域特色文化,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不仅开展了线下的非遗项目展演、展示、体验等活动,还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的非遗购物节,舌尖上的非遗,中医养生讲座,八极拳、古琴展示培训等活动,让更多市民在活动中了解非遗、喜爱非遗、感受和体验非遗。

来源:吉林旅游广播记者郝爽、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即日起每月这几天,吉林省固定查酒驾!

最适合夏季自驾游的一条“绝美线路”

长白山:天池“武开”芳容初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unshizx.com/ccsmj/10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